您的位置:首页 >数码科技 >

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(挟天子以令诸侯 与 奉天子以令不臣 分别是由谁提出来 有什么区别如)

导读 今天数码之家小编天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,挟天子以令诸侯 与 奉天子以令不臣 分别是由谁提出来 有...

今天数码之家小编天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,挟天子以令诸侯 与 奉天子以令不臣 分别是由谁提出来 有什么区别如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"挟天子以令诸侯"是由"奉天子以令不臣"演变而来的,"奉天子以令不臣"是由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毛玠提出的。

2、区别: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是尊奉天子,来管理(或说惩治)那些拥有不臣心理(或说反贼)的人。

3、而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是指挟制着皇帝,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。

4、陈留人毛玠向曹操提出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,“奉”是尊奉,不同于“挟持”的“挟”;它所针对的,恰是不尊重汉皇的“不臣”者。

5、这是《三国志》所载,《三国演义》对此并无交代。

6、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毛玠给人留下印象的事迹,就是与大将于禁一起,接替被冤杀的蔡瑁、张允,担任赤壁大战曹魏方面的水军都督;而《三国志》却未曾提及毛玠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。

7、据《三国志》,毛玠的最大贡献,是给曹公提出“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的策略。

8、毛玠当初本想到荆州投刘表,途中听说刘表法令不明,判断此人难成大事,就改道去兖州投了曹操。

9、曹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。

10、毛玠得以接近曹操,就向曹操提出自己对局势的分析。

11、扩展资料: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,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“隆中对”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。

12、东汉末年,王朝衰败,群雄并起,东汉天子流落四方,饮食起居竟然形同乞丐。

13、而曹操成为割据军阀后,将汉献帝接了过来。

14、汉献帝马上任命曹操为大将军,曹操的权力合法化了。

15、曹操合法后,袁绍十分不高兴,本来最先发现这个好处的是袁绍,但袁绍刚开始拒绝了。

16、等到被曹操捷足先登后,袁绍又后悔了,气的马上跳了起来,在心里痛骂曹操早就死过好几回了,每次都是我救了他。

17、这家伙如此忘恩负义,难道还想“挟天子以令我”吗?这大概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早说法,后来诸葛亮说曹操“挟天子而令诸侯”,东吴说曹操“挟天子而征四方”,而曹操自己说是“奉天子以令不臣,奉天子以令天下。

18、”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